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国营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使用管理的几项规定

时间:2024-07-15 22:32:0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国营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使用管理的几项规定

农业部


关于国营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使用管理的几项规定

1981年11月23日,农业部/财政部

国营农业三场是为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优良种子、种畜和种苗的生产基地;在保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良种数量、质量任务的同时,应当贯彻“以繁殖良(原)种为主,有计划地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增加生产,增加收入,逐步改善农业三场的生产条件和职工的生活状况。
现对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的使用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是为了扶持农业三场开展以种植、养殖和小型加工为主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必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它区别于农业事业费的支出,并严格划清与基本建设投资的界限。要定期收回资金,保持资金的完整性。
二、多种经营周转金的使用,应按照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的原则,选择自然条件较好、能充分利用农闲劳动力和三场资源、干部职工开展多种经营积极性高、资金上确有一定困难的农业三场为对象,在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前提下,给予适当支持。
三、需要使用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的单位,应先提出具体使用计划,包括经营项目、经济效益、需要资金(其中自筹资金、国家支持周转金各多少)和周转金归还的时间。凡申请周转金在十万元以内的农业三场,经当地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农业(畜牧)部门审核汇总,征得省财政部门同意后,上报农业部(种畜场报畜牧总局)审核,经财政部同意后,由农业部与各省农业(畜牧)厅(局)签订合同,一次将所需资金借给省农业(畜牧)厅(局),再由省与使用单位签订合同,各负其责。个别农业三场需要周转金在十万元以上的,需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由当地和省农、财部门签署意见,报农业部(或畜牧总局)审核,经财政部同意后,由农业部(或畜牧总局)和使用单位签订合同。用于多种经营的周转金自合同生效之日起,第三年开始归还,五年内还清。
四、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收回后,要专户存储,仍属财政资金,由农业部(或畜牧总局)继续使用。各省农业(畜牧)厅年终要向农业部(畜牧总局)编报经营成果、资金运用及收回资金的财务决算,经农业部(畜牧总局)审查汇总后报财政部审批。
附:国营农业三场多种经营周转金使用合同书(略)


陕西省股票管理试行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股票管理试行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卣摺⒎睿刂贫ū景旆ā?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陕西省境内发行和转让的股票(含新股认购权证书)。
第三条 股票的发行与转让应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股票发行与转让,不得有虚伪、欺诈或其他足以致他人误信的行为。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是陕西省证券市场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第二章 股 票
第六条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拥有资产所有权、收益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益的有价证券。
第七条 股票票面应载明以下内容:
(一)股票名称;
(二)公司名称、注册地;
(三)股票种类、每股面值、股数;
(四)股票的编号、股东名称或姓名;
(五)批准发行股票的机关名称、文号及发行年份;
(六)公司印鉴和法定代表人签名;
(七)股份登记处名称及地址;
(八)股票转让登记栏;
(九)其他有关事项。
第八条 股票的票面格式应按规定设计,并送主管机关审查批准,经批准后,凭《股票票样审批表》和同意发行股票的正式批文到指定厂印制。
第九条 股票均为记名股票,每股面值为人民币一元。
第十条 股票可以依本办法规定转让,并可抵押、继承、挂失,但不得退股。转让必须在指定的证券机构进行。
第十一条 用外汇购买的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章 股票发行
第十二条 发行股票须经主管机关审查批准。
第十三条 申请发行股票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经有权机关审定合格正式批准的公司;
(二)生产经营符合国家和本省的产业政策;
(三)财务及经营业绩良好;
(四)发行人或发起人没有违法行为或损害公众利益的记录;
股份公司首次发行股票,法人认购股份的比例由主管机关规定,并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第十四条 首次申请发行股票应向主管机关提交以下正式文件:
(一)发行股票申请书;
(二)批准设立公司的文件;
(三)公司章程;
(四)招股说明书;
(五)股票筹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应提交有权机关的批准文件; (六)新设立公司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签证的公司发起人已认购股份的验资证明; (七)原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公司的,需提供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签证的资产评估报告、股权构成、验资证
明及近两年财务报表,如涉及国有资产评估和验资的,应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确认文件;
(八)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签证的未来一年公司盈利的预测文件;
(九)资金运用的可行性报告;
(十)股票发行对象;
(十一)采用委托方式发行的,须提交与有关证券经营机构签订的承销股票意向书;
(十二)主管机关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五条 股份公司申请增发股票,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份制运行较为规范;
(二)前次发行以来经营业绩良好,连续盈利;
(三)所筹资金运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四)距前次发行时间不少于一年;
(五)申请发行的数量不超过原有股份总额。
第十六条 股份公司申请增发股票,除须按首次发行股票的规定提供文件外,还应向主管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一)公司申请增加股本的报告及申请表;
(二)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申请增加股本的决议;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签证的前两年和上一季度的财务报告。
第十七条 股票发行申请一经批准即行生效,其内容不得变更。如需变更,发行人必须终止发行或重新办理发行申请。
第十八条 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如获批准,应在招股前十日将招股说明书在规定的范围内按指定的方式公布,并将有关文件副本存放指定地点备查。
第十九条 股份公司申请发行股票经批准后,委托发行者应与指定的证券经营机构签订经过公证的承销合同,并报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十条 股票承销合同应载明以下内容:
(一)合同当事人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
(二)承销方式及发行起止日期;
(三)股票名称、数量、金额及发行价格;
(四)承销的付款日期及方式;
(五)承销费用、支付方式及日期;
(六)剩余股票的退还方式及日期;
(七)违约责任;
(八)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委托发行股票只能由主管机关指定的证券经营机构以代销方式承销,发行期限不得超过九十天。期满未售出的股票,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再行销售。
公司须向证券经营机构提交经确认的投资人名单及身份证号码或有效的法律证件。
第二十二条 未经批准发行的股票,证券经营机构不得承销。
股份公司或证券经营机构不得超过主管机关批准的额度发行股票。
第二十三条 股票发行对象:
(一)公司发起人;
(二)公司内部职工;
(三)经有权机关认可的有关部门及个人。
第二十四条 法人购买股票,不得使用贷款、拨款,只能使用按国家规定有权自主支配的自有资金。
第二十五条 股票的发行价格,可采用平价或溢价,但不得低于面值发行,并须经主管机关同意。
第二十六条 股票的发行,必须采取自愿的方式,不得采取任何手段强制入股。
第二十七条 股票发行完十五日内,股份公司应向主管机关报送发行情况。其主要内容是发行的数量、范围、方式、价格及股东名册,并应提供占有公司股份总额百分之零点五以上个人和百分之五以上法人股东的简历、收入情况、经营状况的材料和主要事项的说明。
第二十八条 股份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应在每年度末过后一个月内向股东公布,并抄报主管机关。
第二十九条 依本办法规定,发行人向主管机关提交以及公布的文件和资料必须真实、完整、准确,不得有虚假记载或欠缺重要事项。因违反规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发行人应负赔偿责任。有关单位和人员就其所负责部分与发行人负连带赔偿责任,但除发行人之外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如能证明所签证的文件和资料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制作的,则不负连带赔偿责任。
第三十条 主管机关和有权机关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可依法检查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

第四章 股票转让
第三十一条 经主管机关批准,股票可在指定范围内进行转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主管机关批准证券经营机构之外买卖股票。
第三十二条 股票转让仅限于现货方式。
第三十三条 股票转让区别下列不同情况:
(一)公司内部职工认购本公司的股票半年内不得转让,半年后需转让的,可在指定的证券经营机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二)职工调离公司后,可以继续持有或转让原有股份;
(三)公司法人股原则上两年内不得进行转让,两年后也只能在已持有本公司法人股的法人之间转让。在特殊情况下可向经董事会同意和主管机关批准的法人转让;
(四)法人股股票和个人股股票要严格区分。涉及国家股转让的,须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十四条 发行人申请股票转让,须向主管机关提交以下文件:
(一)股票上柜交易申请书;
(二)股票上柜交易报告书(主要内容包括业务、财务、股票发行等情况);
(三)由主管机关指定的证券经营机构出具的同意帮助转让、过户的证明;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签证的近两个年度以上的连续盈利的财务报告。
第三十五条 主管机关收到申请上柜交易的全部文件后十五日内决定是否批准。如若批准,通知证券经营机构可在指定的日期开始转让;如不批准,应向申请公司说明理由。
第三十六条 股票转让采取代理买卖方式,并应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
第三十七条 股票买卖成交必须经证券经营机构在股票转让登记栏登记盖章后方为有效。
第三十八条 转让后的股票须办理过户手续,未经过户不得再次转让。未经证券经营机构买卖的股票,均不予过户。办理过户手续应按有关规定缴纳费用。
第三十九条 股票应在公布的股息、红利发放日及增发股票日前十天停止转让和办理过户手续。未在规定期限办妥过户手续的股息、红利或增发的股票仍为原股东所有。
第四十条 股票上柜操作规则由指定的证券经营机构制订,报主管机关批准。
第四十一条 证券经营机构的职员不得向他人公开或泄露客户的证券买卖和其它交易情况。但因接受主管机关例行检查或配合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调查而须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的,不在此限。
第四十二条 证券经营机构应于每季度结束后十日内将股票转让的情况和统计资料向主管机关报送。
第四十三条 发行人须于下列情况发行后十五日内向主管机关提交该情况的报告书。该股票上柜交易的,发行人应同时抄送有关证券经营、过户机构。 (一)经营环境(如经营项目或方式、债务或亏损、兼并或合并、投资及与他人签订重要合同或协议等)发生重大变化; (二)董
事会成员或高级管理人员发生人事变动; (三)股东持股情况发生变化; (四)参与重大法律诉讼事件; (五)进入清算或破产整顿。

第五章 处 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扩大股票发行范围、数量的,责令其退还超过范围、数量的款项,并可处以所涉非法资金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从事证券经营的由主管机关给予以下处罚: (一)责令停止发行、冻结所涉资金,并限期清退; (二)按相同期限存款利率赔偿投资人的损失; (三)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中有关股票发行对象规定的,单处或并处以下处罚: (一)令其停止发行,限期纠正并清退所涉资金; (二)通报批评;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四)处违法所涉资金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处以百分之十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四款规定的责令其收回股票,并处以所涉资金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伪造股票者,由司法机关依法制载。
第四十九条 对拒不执行处罚的单位,主管机关有权通知开户银行限期扣缴罚款,并按每日千分之一加收滞纳金。
第五十条 所涉罚没收入,按有关管理办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2年4月22日

齐齐哈尔市城区房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齐齐哈尔市城区房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房产交易管理,活跃房产交易市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和《黑龙江省城镇公有房产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区内经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审查,并发给房产执照的公、私房产和产权归属清楚的无证房产的交易。
第三条 房产交易管理部门行使同级人民政府对房产交易管理的职能,凡进行房产交易的单位及个人均须接受其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房产买卖
第四条 凡买卖城区内的公产(含市房地部门直属房产和单位自管房产)、私产房屋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房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交易,不准私下擅自买卖。
第五条 单位买卖房产,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严禁单位以个人名义买卖房产。
第六条 房产交易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房屋产权归属清楚。
2、经政府批准拟新建、翻建、改建、扩建的有证房产发生交易,必须先进行产籍方面的变更,然后办理交易手续。
3、产权人如在房产发生交易前或交易中死亡,须在履行合法继承手续后进行交易。
第七条 房产买卖的办理程序。
1、卖房人持“房产执照”(无“房产执照”的房屋,卖房人应持产权归属证明)及户口簿;买房人持所在单位的买房介绍信和身份证,到房产交易管理部门领取并填写“房屋买卖申请书”,经审批成交后履行产权过户手续,换发新的“房产执照”。无“房产执照”的房产,履行买卖

手续后,发给“房产买卖契约书”,由买方存执。
2、单位买卖房产,经主管部门批准后,须向房产交易管理部门提交买、卖房产的申请报告,绘制房屋平面位置图,填写“房屋买卖申请书”,经审批后履行手续。
3、个人买卖房屋,由双方当事人出面办理。如本人因某种原因不能出面时,可委托有合法资格的代理人代办。
4、买卖双方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签订房产买卖合同。
5、享受补贴或优惠价购买、建造的房屋,必须在“房产执照”的产权来源栏内由房产交易管理部门加盖“补贴”戳。
第八条 下列房产不准买卖。
1、产权未经确认或其它权属不清的房产。
2、经人民法院或房产主管部门审理、尚未裁决或上级机关限制产权转移的房产。
3、经市政府决定动迁、封闭地区的房产。
4、政府拨用房产(指由财政拨款购买、建造的房产和敌伪遗留的房产)。
第九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发给“营业执照”的房屋建设综合开发单位,是合法经营商品房单位。所建商品房的买卖,属于房屋交易范围的须办理交易手续,领取产权证件。
第十条 产权单位(个人)出卖已经出租的房屋时,须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户。在同等条件下,承租户有优先购买权,买房单位或个人如同意承租户继续租用时,须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十一条 共有的房产出卖时,必须经共有人协商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
第十二条 出卖享受补贴或优惠价购买、建造的房产,在不满原定期限内,应按原价或交易评定价优先卖给补贴单位或房产主管部门,超过定期的不受限制。
第十三条 单位购买按规定应缴纳土地使用费的房产时,按土地使用费收费标准,收取十至二十年的一次性土地使用权转移损失补偿费。
第十四条 严禁伪造证据或顶名盗卖公、私房产。

第三章 房产赠与、交换
第十五条 权属清楚的私有房产允许赠与,但必须及时向房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办理过户手续。
第十六条 允许房产交换。房产交换可在各种产别中进行。既允许私房之间的产权交换,也允许公、私房产之间的产权交换,但必须在交换前向房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交换申请(单位写申请报告),填写“房产交换申请书”,经审批后,履行房产交换手续。

第四章 交易价格
第十七条 房产交易要本着“按质论价”的原则,依据《黑龙江省房屋评价交易和拆迁补偿标准》进行评价。
房产交易价格评定的原则和方法:
1、按省规定价格标准评定的价格为基本价格。
2、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环境的不同,按基本价格的20-50%上下浮动(根据城区土地级差加以区分)。住宅最高不得上浮30%。临街营业用房最高不得上浮50%。
3、根据评价和市场流通价格的差额,加减议价。
4、房产交易价格由房产交易管理部门主持评定。
第十八条 单位自管住宅,按省规定的基本价格收费,偏僻地区向下浮动10-20%。
第十九条 买、卖双方,应如实申报价格,不准瞒价。
第二十条 不准哄抬房价,不准在城区内高价买卖房屋。

第五章 契税、管理费
第二十一条 凡房产发生交易,如买卖、赠与、交换等必须按国家规定缴纳契税和管理费。
第二十二条 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以及全民、集体所有制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城区内购买公、私房产,买方按交易额的6%缴纳契税,买卖双方各按交易额的2%缴纳管理费。
第二十三条 赠与房产,受赠人要按评价的6%缴纳契税,按评价的4%缴纳管理费。
第二十四条 房屋开发建设单位出售的新建商品房,不缴纳管理费,但要按规定办理产权证明。
第二十五条 房产交换,按双方房价差额的6%,由低价一方缴纳契税,同时各按双方房价合计额的2%缴纳管理费。
第二十六条 在进行合法交易以前发生的交易,按交易次数补交契税和管理费。

第六章 罚 则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四条之规定的个人,在发生交易后三个月以内(含三个月)补办手续的,给予批评教育或加收五元至十元的管理费。超过三个月补办手续的加收滞纳金,滞纳金以日计算,每日按应纳税额的0.5%缴纳。但滞纳金的总额最高不得超过应纳税额的50%。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十四条之规定的单位,除追究主要领导人责任外,还要对直接责任者处以本人月标准工资40%的经济制裁,对单位加收交易额的10-20%的管理费,直至没收房产。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四条之规定的个人,除没收非法所得外,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之规定的单位及个人,除追缴契税和管理费外,加收短纳金额一至三倍的管理费。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之规定的,除按实际价格缴纳契税外,管理费按以下办法处理:
1、实际交易价格超过评定价格在50%以内者(含50%),加收一倍的管理费。
2、实际交易价格超过评定价格在50%以上至100%者,加收二倍的管理费。
3、实际交易价格超过评定价格在100%以上至150%者,加收三至五倍管理费。
4、实际交易价格超过评定价格在150%以上者,没收所购房产。
第三十二条 房产交易产权过户手续一经办理,任何一方都不得毁约。否则,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均由毁约者承担。
第三十三条 房产交易管理人员同房产交易当事人共同作弊,违反本办法之各项规定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中凡涉及土地权属变更的,均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齐政办发〔1983〕64号文件公布的《齐齐哈尔市关于城区房产交易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三十七条 市属各县镇的房产交易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如与上级规定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1987年8月27日